张学勇移民公司
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

已有 2251 人浏览分享

开启左侧

移民加拿大的5个难言之痛:一表人才又怎样

[复制链接]
2251 0
这本来是我几年前准备发在加国无忧上的一个帖子,当时担心有的朋友看了心里不舒服,就没有发。前些日子有老同学从国内来,问我来了加拿大有没有什么不习惯的,我忽然想起了这篇小文章,就去硬盘上找,但是已经找不到了。
9 f7 e+ S+ [$ L+ `# Y- b& }
- C, e$ u$ U* U  n9 }" f没关系,基本印象还在,基本的情况也没有什么大的改观,就凭印象重新写出来,算是原文的瘦身版吧。) d1 p* `' S/ f
5 R; c) Q: d% V9 m4 f1 l! h8 u5 h
需要说明的是,这篇东西就是基于大面上的情况就事论事,所举的例子也是综合了我听到看到的很多人的情况,不是针对谁谁,也不想贬低谁谁。本来嘛,做什么事儿都会有得有失,我们移民加拿大,也不必装作掉在蜜罐里,过着什么了不起的日子。
+ O' c3 O  b% A: w
9 t5 Y% D' L# g$ G4 B4 q我所写的情况,主要说的是与我类似的,移民过来十年左右的技术移民。最近几年才过来的朋友,或者腰缠十万贯的投资移民,情况完全不同,不在本文讨论之列。
8 Z% k( u$ ?1 P
! @# r2 I% [4 x2 g& n8 m3 W是的,我们享受了优美的自然环境,享受了清甜的空气,放心的食物,享受了下班后自然而然的回归家庭,无丝竹之乱耳,无案牍之劳形。但是我们失去了什么呢,首先在经济上,我们失去了国内发展最快的十年。
  T( W- v" u2 x$ N0 S' X" T1 i3 t9 v; F, p" e
移民加拿大第一痛:徒劳无功1 r/ u( i4 A! V8 U" y( p
- f. }, E( G* B0 w7 [, A# B  r
跟在多伦多的很多朋友聊起国内,许多人还保持了相当程度的优越感,总觉得国内这也不行,那也跟不上。每当这时候,我都免不了在心里微微一叹:你们还生活在90年代。我因为职业的方便,回国比较频繁,呆的时间也比较长。深切感受到祖国这十年发展之迅猛,早已今非昔比了。* V0 E" e2 H2 V# P% t
' {, r* l' X! ^
我们来了十年,凭着华人一贯的勤奋打拼,条件都比刚登陆的时候好了不知多少倍。但是相对国内的朋友,我们不是变富有了,而是更穷了。: e0 [8 k- Q& t# N* a; W0 R6 [
6 t  X8 @- p, h2 f
一位朋友为了给亲人看病方便,九几年在北京二环附近买了一套小房,当时花了几十万。来了多伦多后起早贪黑,打两份工,一年多后买了第一辆COROLLA,当时那兴奋与骄傲的表情,我到今天都记忆犹新。后来找了一份稳定的工作,年薪大概有七八万吧。可是他北京的房子值多少钱了呢?每月的房租收入,都超过了他在多伦多的税后工资所得。他自己有时也说,如果不出来,攒钱再买一套房,现在即使什么也不干,生活也比如今富裕的多。/ E9 D+ V% s7 o& b0 X- Q/ o

& x. n2 m* c' G* i+ y于此相反的例子,我认识的一对夫妻,广州人,2000年来加,卖掉他们在广州市区的两套房改房,所得的钱来了之后买房,不够付首付。又打拼了两年,才在万锦买下自己心怡的房子。13年回国,回来后跟我谈起,不无失落的说,他们广州的房子如果当年没卖,到现在的差价,比他们这些年在多伦多挣得所有钱还多。这十年他们等于是白忙了,徒劳无功。" V3 M$ n7 O. |; S
; Z( K7 `/ j( ~6 n9 v5 x6 J
不光是买房子的,国内的朋友做设计师的,精算师的,律师的,当官的,或领着几十人的部门,或开着几千万的公司,一点不稀罕。相比之下我们在多伦多干的这点儿事儿,真是小打小闹,微不足道,还有什么好牛掰的?
' m- K, E$ b9 c# c" {$ U% T* p) y* S1 J0 G6 |
我们华人新移民,就跟广场协议之后的日本帝国主义一样,经历了失去的十年。* J" j9 L3 k. M/ t5 A' \+ P& E
' V7 [4 }0 X1 C+ V; S
说到这里给大家讲个笑话。我一个哥们,武汉大学毕业,长得一表人才,九几年留学到美国,得了个MBA,后因身份不好解决,来多伦多工作。此公英语十分流利,发音十分漂亮,简直跟CBC的播音员有一拼,让我一直羡慕嫉妒恨。他出来后十年没有回去过,说起国内一直嗤之以鼻:CHINA,GARBAGE!有一次我亲耳听到他跟一帮子老外说:中国国内的电视台,没别的节目,一天到晚都在播太极拳。
% ~+ h: l+ x3 ~0 y5 ?
% v. X2 J& R+ L8 y6 ]/ T9 Z. e) r. J终于,05年准备衣锦还乡。第一站先到上海。可以想见这人一副牛皮哄哄的熊样,在上海是多么不受人待见。一下飞机就要请全体老同学吃饭,结果被某些不厚道的家伙带到了某宰人处,一顿饭下来,一买单这哥们直接傻眼了,自己带回去的以为包打天下的钱,不够副账单。 无忧资讯+ K% K, N5 g2 q  p" U
% Y0 j7 x6 R( z5 O5 D1 E
当然,此公回了武汉后还闹了别的笑话,我们就不提了。总之回来后就老实了,再不说CHINA,GARBAGE!了。经常做沉思状,还自言自语:罚5000,是不是太多啦?受的创伤,不可谓不深。  
2 [/ F( h, J. q2 H2 }. F5 T0 E2 A# l0 v9 D% K
多伦多的朋友如果很久没回国的,此公的遭遇当引以为戒。回去不要下车伊始,叽哩哇啦了,采取刘姥姥进大观园的策略,比较保险。
' ]: L" `- U0 V" q  G. J) q, }2 D8 P0 p  O, i6 v7 a
移民多伦多第二痛:阴阳失调
% H$ w4 z! Y, m( d
% z" ], U1 H: R% g贾宝玉说女人是水做得,男人是土做的。水明显比土更善于流动。% M' m7 U4 }% i9 z. Y) b

/ Q+ V- s! W9 n移民加拿大,一般来说女性比男性更容易适应新环境,英语尤其是口语更好。所以,我接触到的夫妻中,妻子有专业工作,而丈夫还在打labor甚至打短工的屡见不鲜。而来加拿大之前,男性的收入一般还是比女性高一些的。其实即便在加拿大,有关的统计显示,男性的工资也是比女性高得多。只是在新移民中,数据应该是反过来的。
( F8 Q; U0 q: }- U9 V* w
3 s" O8 a% {  _7 O3 x经济地位的变化往往会带来家庭地位的变化。社会上的现实是,如果同样是比配偶的收入低,男性所面对的压力,要远远大于女性。丈夫们的苦闷和沮丧是可想而知的。再加上毛泽东思想教育起来的我们这一代大陆女性,尤其是湘、鄂、川、赣、晋、冀、鲁、豫,这么说吧,就是凡是老解放区的那几个省出来的某些女汉子,那泼妇本色真是按耐不住的要发作啊。有的太太在家里说一不二,对丈夫呼来喝去,对丈夫的父母以及家人横挑鼻子竖挑眼,稍不如意就破口大骂。
8 `: x& F0 @  I5 o+ Q0 ~
( e* F3 x5 d# M$ N% y+ W1 l“你妈那叫人吗?”这是我亲耳听到一位海河的英雄女儿指着丈夫的鼻子一声暴喝。起因不过是两口子聊起当初太太坐月子的时候,婆婆送的鸡汤有点儿咸了。 2 D3 U" H# i  i  M' d: u4 Y
; l' q) I3 ^, i5 t& N! D3 T- L- O, F
我的一位朋友一天打两份工辛苦养家,什么好东西都舍不得吃,留给儿子吃,只不过工资低点儿,他的吕梁豪迈太太就经常毫无征兆地,劈手就给他一记大嘴巴子,打的他诺诺连声,丝毫不敢还以颜色。这位丈夫经常夜里独自痛哭,弄得两眼红肿,第二天还得向同事解释说自己是见风流泪。/ Q2 }/ }9 k' C. ~6 X1 k' @  I
+ Y7 Q: S6 i6 B' ^; U3 v
还有一位先生的太太是做护士的,可能因为夜班累,而且失眠,所以脾气暴躁,有时听到一点儿声响就会惹动雷霆,吓得丈夫在家里大气不敢出,走路都练得像猫一样悄无声息。五六年下来,严重的抑郁症,如今瘦的只剩一把骨头。/ o( x2 D* R6 p8 T/ ]
( _! u+ _; ^: C9 x2 E
写到这里,我不由想起某伟人写过的一首诗,赞美这些产自亚洲的雌性大型猫科动物:
2 ^0 e! D, @$ r- H9 S* U2 w: [1 Z  a, H8 ~/ S1 ^4 }
飒爽英姿五尺高,曙光初照多伦多。中华女儿多奇志,抽完儿子抽老公。: ]% j: P+ b* s+ B. t5 T

6 k5 K, j, F# G& ?! Q# _8 E) A6 {9 i有这样夫人的男士,无非两条腿走路:要么逆来顺受,忍气吞声,要么离家出走,净身出户。
* x6 h3 \! V4 p' i0 M* |  q# y( r# `3 ], @5 u; \$ {5 D0 T/ g9 W
好多家庭就这么破裂了。奉劝男士们要慎重,因为即便离婚,现实是你的前太太要嫁一个白人老头,那是手到擒来。而你要娶一位白人小妞,怕是势比登天。0 g) X2 b# [& `  Z+ d" L% n, B# }

$ h7 j& x* t0 S移民加拿大之痛之三:十三不靠 9 w" ]2 S4 f2 K0 x: V+ x0 r: c3 h* s
2 P9 b% z- A: i& W
传统的中国社会是个宗族社会,每个人都从来不是一个人。出色的人基本上宗族会挺你,你要为宗族谋基业。所以古时候有满门抄斩,有诛九族,现在听着好像很不人道。我二舅犯法,你凭什么杀我四大爷啊?其实在那时候很合理,因为你们一家子,注定就是一伙的。/ u- F3 d' R* `; p8 Y7 u) q5 N- c( l

1 H0 z; F* @' f3 T2 o& ~本朝太祖爷犁庭扫穴,摧枯拉朽,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将传统社会毁尸灭迹,但是很快出现了一种新的社会形态,叫做组织。组织包你吃喝拉撒睡,甚至谈恋爱生孩子,也要组织批准。组织就是新宗族,在这个新宗族社会,相当长一段时间里,中国人实际活的有滋有味儿。这个新宗族使我们的集体主义世界观和利他主义道德观得以延续。其实,如果不是共产平均主义与儒家大同理想实质上的暗合,中国的乌托邦实验就不会走的那么远。
8 n9 U$ C, Y6 B3 g: ?+ Y9 a0 h( d- r& j- Q+ w4 D
我不知道90后是否已经不同,起码我们这些60后,70后,跟集体主义,利他主义脱不了干系。说白了,我们需要一个组织,需要归属感。我们移民加拿大当然是一种反叛,不然的话,子曰:父母在,不远游嘛!但是反叛之后接踵而至的就是举目无亲,孤苦伶仃,打麻将的话就是十三不靠。谁没有白发亲娘?谁没有梦里潼关,谁不曾夜泪滚滚? 4 p; ~, O& [/ |* ?& B
6 P# S+ a1 G! W$ k+ P
怎么办?我们透过DASEMENT的舷窗,向上眺望着远处的两个大尖顶:一个是赌场,另一个是教堂。
# W- [) Y/ o8 b# m8 E5 u- k1 |: _
多数人选择了教堂吧,因为比赌场便宜,还有免费的鸡吃。
0 x2 n5 y3 A: b5 q0 B" n2 p/ \% ?) e7 a3 U
有意思的是有一个统计显示,在北美的新移民中,信教的人达到85%,而在大学里的西人学生中,不到2%。我不是说信教有什么不好,但是在宗教在北美的主流社会总影响力日趋衰落,可以说是逐渐谈出的时代,新移民们却蜂拥而入尖塔,说明了什么呢?/ O& G. t9 \9 {4 G  }
3 r6 D( x/ ^" I% w4 l0 ?# v
说明我们的灵魂更需要寄托,更需要抚慰,更需要拯救。拯救毫无疑问可能是血淋淋的撕裂。放弃我们可能还约略有点儿印象的仁义礼智信,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,摒弃我们一直以为理所当然的进化论和无神论,如果不是非常善于自欺欺人,怎么也不会是件轻松愉快的事儿。
' `) k  w& _" t& \8 {" z6 E( j1 G- i+ M( @% a/ f) G4 n
移民加拿大之痛之四:形同陌路
# q7 a, x+ ^* c: ^" w! J; y
0 }6 b' `" D# m' f! h8 \" s绝大多数华人做父母的,对子女的爱都是毫无保留的。换句话说,就是毫无节制的。不幸的是任何无节制的东西都是有害的,哪怕是爱也不例外。华人父母为子女付出的多,潜意识里面从子女那里获得回报的期望值,恐怕也就比西人父母要高得多。
; r' i7 @$ e, j8 o% A* w! Y7 F9 j& G
" ]0 \7 ~$ ]. E4 C; P9 r9 Y  c有人可能会辩解说我们什么也不求他们的,就是为他们好就行。但是实际上,一些基本要求,华人父母们还是很难放弃的吧。比如说,不求光宗耀祖吧,起码也要出人头地;不求巨商大贾吧,起码要年薪卅五;不求孝子贤孙吧,起码要温顺听话;不反对恋爱自由吧,但是怎么自己也得把把关。不一而足。- p1 ~; g2 W7 x
% R; Y3 e9 g9 a- s: f& G
所以才会有做父母的周末赶场,比走穴的小明星还忙;所以才会有声势浩大的虎妈运动;所以才会有超过100万会员的逼娃爬藤协会。) I8 t! _7 q( D- @0 ~6 n

) q& X3 c& o, H8 F+ U一方面成功的传奇经久不衰,另一方面失败的例子比比皆是。成功不过是又多了一个华尔街的金融分析师,或者一个执业的医生。失败严重的,弄不好搞到子女形同陌路,父母欲哭无泪。有一个美国的调查发现,亚裔第一代移民,往往非常出色,不管受教育程度,还是收入水平,都高于拉美裔、非洲裔移民。而亚裔的第二代,各项指标已经跟他们没什么大的区别了。可见,跟学校和整个社会对孩子的影响相比,家庭的影响实际是非常有限的。实际上我们第一代移民从一无所有开始,为生活苦苦打拼,又能有多少时间放在孩子身上呢?  
: ], x. o& u& w7 f  L/ H) C" K/ R' e5 j* ], v$ [: u
其实可怕的不是爬不爬藤,真正可怕的是,华人父母与子女中间这条血脉的纽带,究竟能经得起多久本地的流行文化的侵蚀?有的母亲给儿子包了饺子带到学校,儿子原封不动带回来。再三追问之下,儿子白眼一翻:CHINESE FOOD, STUPID!我认识一对来自云南的夫妻做的一手好菜,可是13岁的儿子只吃炸薯条,番茄酱。我一个16岁的侄女,只吃肯德基。我不由得感叹,这些孩子算是成功地融入进主流社会了,连中国胃都丢掉了,再也不会是倒霉的中国人了!
! n3 d" p' D, @$ C" h2 B2 g5 t/ ]
这都还算轻的,到了十五六岁男女朋友的年龄,堵心的事儿海了去了。不信?你能接受你的女儿的男朋友是一位非洲裔吗?你能接受你的儿子带回一位男朋友吗?什么,不接受?那你是一位种族主义者,或者你侵犯人权?你敢吗?被自己的子女弄到社工那里,甚至局子里去的父母,我也不是没有见过。
& ?% _2 T* _3 X- h" q  v& i5 p
  a0 g8 ^) N* h- p& V6 ]9 p! R我曾经见识过这样的场景,父母准备的丰盛的晚餐,等着从美国大学回来的女儿。女儿回来匆匆吃了几口,就起身往印度裔的男朋友那里去了。需要补充的是,一,一年没回家的女儿自始至终没说一句话;二,这位18岁的女儿从身形看,明显已经怀有身孕。  
4 s: z3 @0 Q: x8 K5 l% a' ~- A' O) }8 P: m- E7 O
也许从形同陌路,到反目成仇,并不是必然的结果。但是作为中国式父母,本来就够倒霉的了,还敢移民加拿大,内心的酸甜苦辣咸,实不足为外人道也。  3 Q# ^# ]& E, F7 _/ n) T/ A

" N, J- i0 A& \3 u' `移民加拿大第五痛:老无所依。
. q: w7 O: ^& y0 Q: Z& H! \$ M% h6 Q0 l4 i5 W
其实有了上一痛啰嗦了这么多,这一痛已经不言而喻了。
" B$ M! {' X- m* S. C# J7 P& c- k, O& z9 X5 A* H% D! A
反正我接触的父母,孩子还在上小学的,很多还在憧憬这老了跟子女住在一起;孩子上了大学的,基本不作此非分之想了。我只想多说一句,孩子是一样的北美的孩子,父母可不一样是北美的父母。西人的老人是非常耐得住寂寞的,祖祖辈辈晚景凄凉,他们早就习惯了。我们这一代新移民,是不是也一样能承受老来的孤独呢?
! k( F( U' A9 N/ n& @  ^# C0 l$ ?: d# g
只有天知道。5 n  Y" C/ ]. D: m

! ~# v2 H6 h- Y( L9 {$ fOh, Canada,; R, G0 K& `. h) A: H
$ `$ r! K  _) ~- F& P$ {) S; U
God bless you,5 d, G% G) L5 B& J# O

9 N. G. e% W- F0 T7 aFor sure!
  A7 M: z+ [3 R2 q: _2 g) {
/ @1 A) ]' ~* m5 C5 l; ~& E! NGod bless me,7 C1 H2 a% {$ E4 \% S, K& V3 t9 V0 L
* C% Z: L. u) \: k& G( B
I hope so, I hope so, I hope so

举报 使用道具

回复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3

关注

3

粉丝

1036

主题
精彩推荐
热门资讯
网友晒图
图文推荐

维权声明:本站有大量内容由网友产生,如果有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隐私,请点击右下角举报,我们会立即回应和处理。
版权声明:本站也有大量原创,本站欢迎转发原创,但转发前请与本站取得书面合作协议。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 Copyright © 2003-2020, WinnipegChinese.COM
GMT-5, 2024-5-8 11:29 , Processed in 0.022384 second(s), 28 queries .